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科部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歐柔孜 臨床心理師
孩子的身心發展在嬰幼兒時期變化速度非常快,往往家長還停留在孩子剛出生的回憶,轉眼間孩子已可以扶著家具嘗試站起來,牙牙學語,透過各種感官知覺探索新奇的世界,而很多家長在孩子1歲左右就發覺孩子很有自己的意見,常用大哭或尖叫或丟東西,告訴周遭大人:「我要什麼…」,而當其出現以肢體動作或哭鬧聲嘗試告訴家長或照顧者自己的需求時,很多家長疑惑到底要立即回應滿足,但另方面擔心太快給予回應,就會增強孩子的哭鬧行為
。如果從發展角度來說,當孩子尚未能純熟使用語言溝通而出現情緒反應時,給予回應確實可促進孩子的控制感、安全依附的建立及情緒發展。孩子的情緒發展與其本身的氣質及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有密切關係,因此,若家長對於孩子的氣質與情緒發展有正確的認識,那麼家長對於孩子的行動才能採取合理的期待及合適孩子的行動應答,也較容易跟孩子的互動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
。如果從發展角度來說,當孩子尚未能純熟使用語言溝通而出現情緒反應時,給予回應確實可促進孩子的控制感、安全依附的建立及情緒發展。孩子的情緒發展與其本身的氣質及主要照顧者的互動有密切關係,因此,若家長對於孩子的氣質與情緒發展有正確的認識,那麼家長對於孩子的行動才能採取合理的期待及合適孩子的行動應答,也較容易跟孩子的互動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
適時地回應孩子的情緒及需求可促進較多的順從行為及正向親子關係
從依戀關係理論來看,孩子在6個月到2歲之間正在發展依戀關係(attachment),而依戀關係的發展建立在主要照顧者在照顧嬰兒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敏感性和應答性,依戀關係的發展對孩子日後的社會人際關係及適應能力有極大的影響。在孩子6個月到2歲之間,主要照顧者對孩子行為的解讀、所展現的敏感度及應答性,影響著個案依戀關係的發展的互動品質,關係著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對環境的信任感,以及主動探索的能力;研究顯示:當親子互動之相互應答性越高時,母親使用威脅或責罵等負向管教方式的機率也較低,而二歲孩童對家長管教的順從度也較高。同時也發現早期親子相互應答性具有長期的預測效果:二歲時的親子互動相互應答性可以預測童在四歲時的順從傾向另一個研究結果也顯示,若三歲的幼兒在與母親的日常互動中表現出較多的正向情感,則即使是母親不在場時,其對母親管教之順從度也較高。
與情緒相處要「慢慢來」
然而在台灣,許多家長的成長環境對於表達情緒的觀念相當保守,特別是對負向情緒的接納度並不高,許多家長習慣將孩子的情緒外歸因,於是當孩子出現負向情緒,往往快速地以說理或行動化問題解決的方式試圖去安撫孩子的情緒,目的在於讓孩子立即不哭、不生氣,但這樣的情緒處理方式反而示範了「情緒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要快速處理掉的」,但事實上,情緒是一種發展能力,也具有功能,因此留時間給情緒感覺、瞭解自己的情緒感覺及情緒認知,可讓孩子有機會更接近自己的感受並找出合適的方法進行情緒溝通,提醒家長要「慢慢來」,讓孩子學習以適當的方法跟情緒相處。
情緒教育
孩子的情緒教育從2歲起就可以開始進行,這個年紀的孩子已開始分化自己和他人的不同,常以不同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2歲的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尚未發展純熟,此時的孩子常以哭叫或丟東西來表達大人不依順自己時的負面情緒,以擁抱或親親來表達正面情緒,而這些時候正是家長可進行情緒教育的機會,告訴孩子開心的感覺、難過的感覺、生氣的感覺…。情緒是正常的,可適時地抒緩孩子的內在感受,因此大人接納孩子情緒可讓孩子更接受自己的內在經驗、體驗情緒及認識情緒。
情緒教育需從日常生活做起,從生活中去體驗,當孩子出現負向情緒時,家長需先讓自己冷靜,讓自己從對孩子負向情緒的擔心、煩躁抽離,接納孩子的情緒,然後先觀察孩子發生了什麼事,可能出現負向情緒的原因為何,此時可教導孩子對情緒的辨識及情緒名稱,讓孩子對自己內在情緒經驗透過語言的方式來認識,而家長的示範即在教導孩子透過語言表達向他人溝通自己的情緒狀態,接續,明確告知孩子環境條件的限制,而當孩子的情緒稍微平穩之後,可跟孩子討論問題解決方法及示範合宜的情緒表達方式。而針對上述情緒處理方法,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大哭大鬧時,如果妥協讓步了,孩子就學會用大哭大鬧的方式要東西,而在此我們強調接納孩子情緒不代表你同意孩子表達情緒的方法,但接納孩子的情緒對孩子而言,可示範情緒的反應是正常的,但當情緒平穩後,教導孩子更合宜的情緒表達方法,而情緒教育的目的為增進孩子體驗情緒、掌控情緒、及情緒管理的能力,而自幼進行情緒教育的好處在於,可促進孩子隨著年紀增長發展更純熟的問題解決能力及環境適應能力。
處理情緒的小秘訣
|
範例
要出門去親戚家時,孩子還想玩玩具而趴在地上大哭
|
1. 家長先冷靜自己的情緒及分析問題
2. 家長提醒自己接續的處理步驟
3. 接納與同理孩子的情緒:命名情緒感受或其內在想法
4. 告知孩子環境的限制或規範
5. 具體告知現在可以做的事:共同思考問題解決的步驟或方法
|
1. 先冷靜及分析問題:家長心裡想又哭了,又要等一陣子才可以出門了,不曉得人家會不會等我們,人家又要說我們總是遲到,不過他可能是因為想玩玩具所以才不願出門,嗯~下次或許可以先預告多久後要出門,讓他有心理準備
2. 提醒自己接續的處理步驟:深呼吸一下,想一想等一下要跟孩子說什麼。
3. 接納與同理情緒:喔~你不開心,因為你還想玩玩具。
4. 告知孩子環境的限制或規範:好可惜,但是現在要去姑姑家了。
5. 具體告知現在可以做的事:請你去穿鞋子,從姑姑家回來後你就可以繼續玩了。
|
情緒像一座水庫,有時壓力一來就會下暴雨而容易造成潰堤,所以平時提供一些活動或針對孩子的適當行為給予正向注意(如:稱讚孩子的適當行為、擁抱、回應孩子的說話等),則可定時地讓孩子進行情緒疏洪,這些活動可挑選孩子有興趣的活動(如:遊戲、親子活動、運動等),定期的情緒疏洪,可協助孩子維持穩定的情緒狀態,是一種預防性的介入。而當孩子出現負向情緒及不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時,則建議家長運用處理情緒的小秘訣,示範與情緒相處的方法,此外,建議日常生活家長先收集暫時緩和情緒的方法,若是年幼的孩子需家長主動觀察哪些方法或活動可適時抒緩孩子的情緒,若是年長的孩子則可一同討論。教導孩子與情緒相處需要耐心與信心,家人的支持協助更是不可少,家人提供一致性的回應態度及適當的環境規範可讓孩子情緒穩定地發展,且提供適當的安全感及行為控制能力,切忌大人因自身情緒而影響管教態度或因認為孩子不懂而忽略孩子的情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