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科部兒童發展評估中心
歐柔孜臨床心理師
現代少子化家庭的數量儼然已是一種常態,近來有一則新聞提到:「一天共有一千四百四十分鐘,但是,英國年輕父母為了多賺點錢、帶孩子出去度假玩玩,因此為了能一起度假,每天只能擠出四十九分鐘跟孩子在一起…而六成六的孩子卻說,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算窩在家裡都好」,另一則新聞為:「超過5成的國中生每天與家人聊天相處不到半小時,4%的國中生則不會與家人聊天」,這些新聞點出了現代家庭的處境、家長的難處以及孩子的心境及行為,
現代家庭並非因少子化而擁有更多的親子互動時間,或是高品質的親子互動關係;很多家長常感嘆孩子跟自己的關係不夠親近,孩子都不跟自己說心事,一方面不曉得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另方面又擔心孩子遇到困難時而自己幫不上忙,而有些時候當自己有機會跟孩子說說話的時候,常找不到話題或者是說不到兩三句就不歡而散,親子溝通的管道不暢通,而E世代的孩子從網路的虛擬世界尋求快樂、認同、建立關係,上述這些問題都呈現了一個議題,若孩子從小就缺乏機會跟家長建立穩定信任的親子關係,那麼隨著孩子的發展重心逐漸轉移至同儕上,這時候欲拉近親子關係,想讓孩子跟家長傾訴心事就是非常艱鉅的挑戰,所以這時候就要問問家長,您想跟您的孩子發展何種親子關係?從孩子出生至今,您每天花多少時間陪伴您的孩子?
現代家庭並非因少子化而擁有更多的親子互動時間,或是高品質的親子互動關係;很多家長常感嘆孩子跟自己的關係不夠親近,孩子都不跟自己說心事,一方面不曉得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另方面又擔心孩子遇到困難時而自己幫不上忙,而有些時候當自己有機會跟孩子說說話的時候,常找不到話題或者是說不到兩三句就不歡而散,親子溝通的管道不暢通,而E世代的孩子從網路的虛擬世界尋求快樂、認同、建立關係,上述這些問題都呈現了一個議題,若孩子從小就缺乏機會跟家長建立穩定信任的親子關係,那麼隨著孩子的發展重心逐漸轉移至同儕上,這時候欲拉近親子關係,想讓孩子跟家長傾訴心事就是非常艱鉅的挑戰,所以這時候就要問問家長,您想跟您的孩子發展何種親子關係?從孩子出生至今,您每天花多少時間陪伴您的孩子?
為什麼花多少時間陪伴孩子會是重點?在此,我們強調的是並非每天要家長花費很多時間跟孩子互動,重點在於如果您能每天花費10~15分鐘陪伴您的孩子遊戲(從事孩子喜愛的活動),而這個遊戲(活動)是具互動性質的,這個特別親子互動時段只有您跟孩子共處,讓孩子在這段時間裡能感受到家長的注意力指在他一個人身上,孩子也就會專心地投入跟您的互動;而這個特別親子互動時段提供了家長用有別於一般日常活動的方式來認識孩子,也就是在這個時段裡,孩子不會感受到平時外界以功課表現、聽話與否、手足互動…等來評價自己,而家長能真正從孩子有興趣的活動,參與孩子的生活、進一步更了解孩子的興趣、喜好、情緒、發展能力,而這樣的認識途徑將帶領家長更貼近孩子的感受,也讓孩子感受到您對他的注意以及欣賞,而「你懂我」帶給孩子的就是自然而然孩子願意跟您親近。
遊戲對每個孩子而言是重要的,遊戲能夠讓孩子最快速進入放鬆、自己想像的空間、紓解情緒、重演自己的難題並透過遊戲中嘗試解決,因此每天固定一段親子互動時間陪同孩子遊戲,遊戲時間不但能增進親子關係也讓您能更了解孩子,減少需要透過問問題來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也會降低親子衝突、並提供家長透過不同的角度欣賞孩子的優點。
我們說陪孩子遊戲就是在為親子關係施展魔法,而陪孩子遊戲時家長需要學習一些魔法,第一個魔法就是對孩子的遊戲行為多給予具體稱讚,譬如:孩子拿著積木正在蓋一座城堡,此時你可以具體稱讚孩子很安靜地在蓋城堡、或是你好有創意用了好多顏色在蓋城堡、或是你把積木疊得好方正是一位很棒的建築師ㄛ…,透過您的稱讚,孩子接收到家長在情感上的肯定、觀察到自己做得好的行為、察覺到您的注意力在自己的身上,而孩子就能更專注地遊戲中跟您互動,也會覺得跟您一起玩很好玩;而稱讚的另一個好處為增長孩子的自信,透過稱讚,孩子明確地看到自己做得到的行為,也就對自己的行為更具信心。稱讚是一種增進親子關係及增進孩子自信的魔法,設想當您自己被稱讚時您的感受會開心、會想跟對方親近,同時也會對自己的表現給予自我肯定,而當孩子還小,許多時候孩子都透過外在環境的回饋來學習看待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而當過多的設限往往就造就我們習慣以尚未達到哪些標準來看待孩子的表現,而這是一種減分的教育環境,給予具體稱讚提供的是加分的教育環境,孩子透過做到的行為被稱讚,能明確了解這個行為是好行為、是被環境允許接納的行為、也是自己擁有的能力,孩子就會累積了自我認同的資源庫;而另方面,家長跟孩子一同遊戲的過程,帶領家長以另一種角度去探索認識孩子的優點,培育的是孩子的正向能量,孩子透過您給予的具體稱讚及正向注意也在學習給予自己正向能量。
另外,有些家長提出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並不少,但孩子卻不喜歡跟自己玩,在此教導家長另一些遊戲的魔法,這些魔法包含:跟孩子遊戲時不要問問題及不要給命令,有些時候我們不了解孩子的遊戲內容所以就會問問題,但是問問題往往中斷了孩子的遊戲,讓孩子要停下來思考回答您的問題,而有時候孩子也不見得能立即想到自己為什麼要這樣玩,所以遊戲中,不妨讓用您的觀察進入孩子的遊戲,用您的行動參與孩子的遊戲內容,譬如:孩子幫洋娃娃穿衣服準備上學,您不妨可以模仿孩子的遊戲行為,幫另一個洋娃娃穿衣服跟孩子的洋娃娃一起去上學,讓孩子感受到您的注意力在他的遊戲內容,而您的模仿讓孩子感受到您認同他的遊戲方式,這時孩子一定覺得跟您一起玩真是有趣。而另一個遊戲的魔法在於不要命令,遊戲時如果家長下命令會讓孩子停止自己的遊戲行動去配合家長的命令,此時遊戲就中斷了,而被命令時孩子往往會感受不被尊重,或是會懷疑自己的遊戲方式是不好的,因此遊戲過程的氣氛就會緊張且會打擊孩子自信的發展。而很多家長會提出遊戲中問問題是為了想了解且關心孩子的舉動,而給命令是為了教導孩子,認為這樣的舉動對孩子的遊戲不會有影響,而在此提醒家長,遊戲行為是孩子透過非語言的方式在展現自己的經驗想法及情緒,在跟您孩子遊戲的同時,不妨隨著孩子的腳步進入他們的世界、傾聽他們的(非)語言,若您能做到在遊戲中不問問題、不給命令,並對孩子的遊戲行為適時地給予具體稱讚,而很多家長所說的報喜不報憂的情況相信也會漸漸降低,因為您不但是個好玩伴,也是個可信任的好聽眾,而拉近親子關係就不再是個難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