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中和附設醫院 佘良鑑 物理治療師
頭部外傷的定義為外力或機械力撞擊頭部所產生的大腦傷害。其所造成的常見的原因為墜落、車禍、毆打虐待等暴力因素。
臨床表徵與症狀
有(一)機能損傷 -- 頭部外傷兒童常見機能損傷項目包括:不正常的肌肉張力、姿勢不稱、肌力下降、關節活動度喪失、協調不良、平衡缺損、行為狀態改變、動作計畫不良、視知覺技巧差及認知能力受損。頭部外傷兒童通常有動作計畫不良的問題,運動不能便是其中之ㄧ,頭部外傷兒童在執行動作計畫時產生問題,即當病童被要求執行動作時,無法完成但是平常狀態下可以主動完成動作。例如要求病童抬起腳,他無法做到,但是若有球滾向他時,就可以將腿抬起來踢球。(二)功能受限與障礙 -- 功能受限與障礙為頭部外傷兒童的運動功能下降、活動力下降、粗動作技巧比同儕差、學校課業活動表現較差、聽從指令的能力不佳、對於環境的注意力下降、步態異常。
有(一)機能損傷 -- 頭部外傷兒童常見機能損傷項目包括:不正常的肌肉張力、姿勢不稱、肌力下降、關節活動度喪失、協調不良、平衡缺損、行為狀態改變、動作計畫不良、視知覺技巧差及認知能力受損。頭部外傷兒童通常有動作計畫不良的問題,運動不能便是其中之ㄧ,頭部外傷兒童在執行動作計畫時產生問題,即當病童被要求執行動作時,無法完成但是平常狀態下可以主動完成動作。例如要求病童抬起腳,他無法做到,但是若有球滾向他時,就可以將腿抬起來踢球。(二)功能受限與障礙 -- 功能受限與障礙為頭部外傷兒童的運動功能下降、活動力下降、粗動作技巧比同儕差、學校課業活動表現較差、聽從指令的能力不佳、對於環境的注意力下降、步態異常。
功能障礙與社會參與障礙為病童移動或生活自理需要協助、有社會孤立現象及與參與同儕遊戲活動有障礙。
預後的情況依照受傷的嚴重度、復原的速度以及家庭、學校、社會可以提供之支持可影響頭部外傷兒童之預後。頭部外傷病童歷經急性大腦水腫後仍存活者,有些迅速恢復,有些慢慢康復,有些則處在植物人狀態。那些在受傷後數日內就開始恢復的兒童,通常都能完全痊癒。部分病童則要花上數週、數月、甚或一年時間才能回復到最好的程度。
昏迷持續時間中位數為5-6週的頭部外傷兒童,其日後達成獨立行走與日常生活的機率為73%。另外昏迷指數得分與預後有關,昏迷指數得分在13-15分為輕度,9-12分為中度昏迷,少於8分為重度昏迷。
創傷後失憶症(PTA),也是用來區分腦傷嚴重度的指標。如果創傷後失憶症的時間小於1小時,則為輕度,1-2小時則為中度,大於一天則為重度。在頭部外傷病童中發現創傷後失憶症持續時間比昏迷指數對於兒童未來的記憶功能更具預測率。
研究顯示,年齡較小的頭部外傷兒童,其受傷之後的後遺症影響較大。主要是因為嬰幼兒的頭顱,較薄較容易變形,因此受到頭部外傷後,大腦受損的情形較為嚴重。另外,其他學者也指出頭部外傷對於發展中的大腦所造成的認知損傷會高於成熟的大腦。
物理治療的介入的方法會依照頭部外傷的認知程度不同(低認知程度、中認知程度及高認知程度)而給予不同的物理治療處理。低認知程度的物理治療重在感官的刺激,而中認知程度的物理治療重在認知能力與動作需求的相互配合。當病童恢復至高認知功能階段時並不表示其身體機能也都完全恢復,在此階段應該注重頭部外傷兒童回到家中、學校及社區的準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